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全面冲刺 今年先行区将封闭运行

人民网上海8月1日电 (记者唐小丽)今天上午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通气会上,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局副局长吴群峰介绍了商务合作区建设情况。
吴群峰介绍,2024年2月,国务院批复《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商务合作区规划面积约0.88平方公里,东临浦东国际机场,南接上海东站,东侧区域为先行启动区。到2025年,完成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封闭验收,商务合作区基本功能落地运行。到2028年,实现商务合作区全域封闭运作,完成重点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到2030年,全面建成商务合作区。
商务合作区允许全球各国持有效邀请的受邀人员,免办签证等入境许可进入,一次入区可停留30天。对于有进一步停留需求的境外人员,根据其本人或邀请机构申请,还可为其办理延期手续,再给予最长不超过30天的停留时间,以满足其在商务合作区内交流交往的活动需要。境外人员在区内可叠加适用口岸签证、过境免签等便利化政策,从商务合作区进入上海市区或境内其他地区。境内人员可以通过办理通行凭证入区。
上海海关副关长张翼介绍,对于进出区人员及携带的行李物品,海关按照“国际侧基本放开、国内侧严格管住”的原则实施监管。人员方面,对进区的境外人员,海关在最先到达的国境口岸指定地点仅实施入境卫生检疫;对出区离境的境外人员,海关在国际侧联检区开始实施出境卫生检疫。行李物品方面,海关对境外人员携带的合理自用物品给予充分便利,对其携带的行李物品和托运行李按照风控指令,仅开展安全准入及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监管;对出区离境人员携带的行李物品,创新采用海关和安检“一次过检”模式,提升出境通关效率,提供“无感通关”体验;境内人员携带需复带出区的物品,入区前可通过商务合作区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便捷登记,入区时合并开展物品登记验核和安全检查,实现快速入区,出区时海关凭登记信息对符合要求的物品实施快速验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